簡單來說,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,進入黑洞的物質,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,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,瞬間穿梭時空。由於具有和「黑」洞完全相反的性質,所以叫做「白」洞,而黑洞和白洞間的通路,也有個專有名詞,叫做『灰道』(即『蟲洞』)。也可叫做蟲洞。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實際找到黑洞,但白洞並未真正發現,還只是個理論上的名詞。

  黑洞作為一個發展終極,必然引致另一個終極,就是白洞。其實膨脹的大爆發宇宙論中,早就碰到了原初火球的奇點問題,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。這個奇點的最大質量與密度和黑洞的奇點是相似的,但他們的活動機制卻恰恰相反。高能量超密物質的發現,顯示黑洞存在的可能,自然也顯示白洞存在的可能。如果宇宙物質按不同的路徑和時間走到終極,那麼也可能按不同的時間和路徑從原始出發,亦即在大爆發之初的大白洞發生後,仍可能出現小爆發小白洞。而且,流入黑洞的物質命運究竟如何呢?是永遠累積在無窮小的奇點中,直到宇宙毀滅,還是在另一個宇宙湧出呢?如果黑洞從有到無,那白洞就應從無到有。無論如何宇宙至少觸發過一次,所以白洞的研究顯然與宇宙起源的研究更有密切的關係,因而白洞學說通常與宇宙學及結合起來。從現有狀態去推求終末,總容易些,相反的從現有狀態去探索原始,難免茫無頭緒。

 

真的有白洞嗎?
到目前為止,『白洞』還只是個理論名詞,科學家並未實際發現。 在技術上,要發現黑洞、甚至超巨質量黑洞,都比發現白洞要容易的多,也許每一個黑洞都有一個對應的白洞。但就我所知,我們並不確定是否所有的超巨質量"洞"都是"黑"洞,也不確定白洞與黑洞是否應成對出現。但就重力的觀點來看,在遠距離觀察時兩者的特性則是相同的。